經過2個多月的全民抗疫,國內疫情已經基本得到控制,但是海外形勢依舊不容樂觀,于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重視隔離防控,很多品牌開始對自己的LOGO 下手了!
最先引起大家關注的,是麥當勞巴西官推發布的被人為隔開的“M”LOGO,希望通過行動,呼吁大家理解“短暫的分開,是為了更好地在一起”。
同時,全球頂級的游戲設備公司雷蛇,也在各個社交平臺發布了全新的“隔離”LOGO,讓大家注意保持安全社交距離。
這樣的舉動很快就激發了網友們的創作靈感,尤其是設計師Jure Tovrljan和Bosslogic,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,將全球其他很多的知名名牌,都設計成了特殊的“隔離模式”。
星巴克
肯德基
對于星巴克、肯德基這一類以頭像作為LOGO的品牌,處理起來就比較簡單,直接幫他們戴上口罩即可。
萬事達
阿迪達斯
奧運五環
Supreme
而上面這些用圖形組合而成的LOGO,則需要讓各個組成部分保持一定的距離,對他們進行物理上的隔離。
諾基亞
紅牛
PUMA
NBA
領英
耐克而以諾基亞、紅牛、耐克等為代表的品牌LOGO(或圖像),設計師們則選擇了從內容上來表達隔離的含義,增加趣味性。
科羅娜
當然,期間最特殊的品牌,莫過于在這次疫情中損失慘重的科羅娜啤酒,因為名字與新冠病毒命名的發音高度相似,遭到了大量消費者的抵制,因此設計師也只好建議他換個新名字了。
很快,這股創意熱潮也蔓延到了國內,新浪微博上關于#多家企業發布特別LOGO#的話題迅速登上熱搜。
于是,國內網友們又接過了創意的接力棒,繼續發揮想象力,呼吁大眾保持隔離。比如,華為的LOGO直接就分家了。
新浪微博的LOGO也離家出走了。
除了網友們的個人創意,很多品牌也主動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更換了特殊的LOGO,比如大眾和奧迪的LOGO也非常藝術化地分開了。
而年輕人離不開的新式茶飲品牌喜茶,也給自己最有代表性的喝茶小人兒,戴上了防護口罩,提醒大家“安全地”喝奶茶。
這種集體性的行動,作為阿里動物園里的積極分子,天貓也首當其沖,迅速給自己戴上了口罩。
調皮的花唄也不含糊,戴上口罩繼續賣萌。
還有疫情期間備受好評的美團,也給自己的小黃娃娃安排上了N95口罩。
而全球的巨頭品牌可口可樂直接買下了戶外的巨型廣告牌,提醒大家“staying apart is the best way to stay united”。
在這次集體換LOGO的行動中,圈姐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,那就是有些品牌是主動參與,有些品牌是被動卷入,而有些品牌則完全無感,就像被“隔離”在這個話題之外,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?
首先,主動參與的品牌,大多都是活躍的社交性品牌。
這一類品牌一般都稍具規模,并且關注社會熱點事件,在面對突發情況的時候,品牌能夠通過良好的敏捷性和敏感性,做出積極的應對。
同時,這一類品牌對用戶情緒的影響力大,比如可口可樂、喜茶等,都是在用戶圈層中具有號召力的品牌,在這種全球性的事件中,積極地參與發聲,也有助于強化品牌在用戶心中的正面形象。
其次,是被動卷入的品牌,都具有鮮明的品牌個性。
這一類品牌不分時代、不論規模,比如曾經紅極一時的諾基亞,雖然它目前的規模大不如前,但品牌的影響力還在,而且以某種獨特性在用戶心智中占據一席之位,因此即便是他保持沉默,網友們也會幫它參與進來。
而一直都具有明顯品牌個性的星巴克、耐克、紅牛、supreme,網友們也能夠準備把握品牌的調性,創作出毫不違和的LOGO設計。
最后,就是與話題絕緣的品牌,多以線下品牌為主。
很明顯,同樣都是用人物頭像做LOGO,像老干媽、霸王、王守義、真功夫這一類傳統的線下品牌,至今沒有任何的行動,不管出于什么原因,這一類品牌的確是錯失了為品牌帶來更多的曝光和關注的機會。
當然,除了這些品牌LOGO的變化,全球人民也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宣傳“隔離防護”的重要性,最后再給大家分享一支名叫“新冠疫情下的愛情”的歡樂小視頻。
↓ ↓ ↓
看到沒,哪怕是在熱戀中的人,也要時刻記住病毒防護的要點,不僅要保持勤洗手、多通風,尤其是要記得,與疫區回來的人保持距離。
最后的最后,圈姐也希望通過分享這些創意,告訴大家,無論接下來的路有多難走,我們都可以用樂觀的態度回敬它!一起加油!